四川山河—立足中国 走向世界

since 1998

免费服务热线: 028-87022566

↑ 前台转 8001,业务部门转 8020/8023

新华社痛斥环保一刀切,成都、淄博叫停

    来源:    发布时间:2017-08-25    浏览量:8860次

原本是保护绿水青山,还大家蓝天白云的好事情,被某些地方执法部门执法不当变了味道。在环保督查中存在诸多问题,如打着环保旗号,将矿山开采与环境破坏直接划等号,一刀切式的执法,换来的只能是怨声载道!

一、新华社:环保管控不能“一刀切”

针对“一刀切”,新华社前段时间指责:环保管控不能“一刀切”。

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,既是政治任务、民心工程,也是促进企业转型升级、实现清洁生产的助推器。某省级工业主管部门日前调研发现,一些地方执行环保管控措施,不论企业是否环保达标,一律实行错峰停产,有的达标企业因此被关停4个月。针对这种现象,业内专家认为,环保管控要精准施策,营造良好的管控导向。

以产业划线、以区域设界,实行环保管控“一刀切”,是最简单、最省事的办法,对于缓解突发雾霾天气也很见效;但对于推进环保与经济协同发展来说,对于开展一场治理大气污染的持久战和攻坚战而言,其措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。

好的环保管控措施,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风向标。要通过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标准,引导推动企业淘汰落后工艺和产能,实现清洁生产、达标排放。对环保达标企业,给予大力支持,促其健康发展,抢占市场先机;对环保不达标企业,要坚决予以整治,促其改造升级,否则予以关停。如果不加区别地执行同等管控措施,则难以起到优胜劣汰的作用。

不少地方提出“一年确保一半以上优良天气的奋斗目标”,自然是件好事。但是,不改变高能耗、高污染的企业生产方式,没有区域的协同治理,没有严厉的督查问责,要实现大气质量的根本好转,恐怕也是一种奢望。治理大气污染人人有责,公众要参与,企业要担当,政府管理部门的责任更加重大,不仅要有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,而且要有奖优罚劣的具体措施,防止出现“失责者宽,尽责者严”的逆向淘汰。(新华社电)

二、四川叫停环保问题整改一刀切

日前,成都市委办公厅、成都市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《关于扎实做好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的紧急通知》,要求对涉及污染的企业要分类处理,决不能简单一关了之。

通知指出,当前,个别区(市、县)、市级有关部门在问题整改中,存在认识不到位、方法简单片面、措施不细不实现象。对此,成都市要求,各区(市、县)、市级相关部门既不能矫枉过正,也不能以偏概全,决不能简单一关了之。

通知强调三个“决不允许”:

决不允许通过“发通知、打招呼”等临时性关停方式应付环保督察;

决不允许搞形式主义、命令主义敷衍环保督察;

决不允许借环保督察名义影响企业正常生产和群众正常生活。

对该类行为,一经查实,要依法问责。

指出:目前,环保成为主旋律,矿山开采确实带来不少环境问题,其开采过程本身并不好看,这是事实。为此,国家已开始积极推进绿色矿山、和谐矿区建设,要求矿山以实现矿产资源集约利用为核心,做到开采方式科学、生产工艺先进,企业管理规范、矿区生态环保、矿区社会和谐,总体目标是“开矿一处、造福一方,开发一点、保护一片,矿区和谐、科学发展”,努力达到资源开采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赢的局面。

三、山东淄博:决不能“一关了之”

淄博市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协调联络工作组下发的通知:要求污染排放较小 且通过短时间整改能够达到环保标准的相关企业,设施场所区别对待,不宜直接关停,拆除,要重在加强整改整治。相关企业合规合法后尽快恢复正常营业,最大限度满族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,最大限度争取群众支持理解,决不能“一关了之”!